文/丁曉原

君在湖西南,我住湖東北。盡管當中只間隔一個太湖,但我從未到過湖州的長興,對這里可以說是知之不多。我在“村”里看見美麗的長興,感知這片江南興旺之地上的陽光燦爛。這個“村”不是那個村,是一位叫“田家村”的當地作家,又是“田”,又是“家”,還有“村”,喚起我們汩汩而生的鄉愁。田家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文學,以多彩的筆墨、多種文體,書寫長興的歷史與現實、特質與氣韻,出版了不少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閱讀他的作品,我知道了長興原來是“江南的小延安”,是一塊新四軍在此戰斗與生活的紅色土地,而新時代的長興更是紅色、綠色、金色多彩交相輝映,風姿綽約,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田家村新近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陽光記得你——西太湖畔革命老區的“雙扶”紀實》。作品真實生動地記錄了新時代長興人的新創造。這是一部“通天”立地的有為之作。報告文學不是私人化寫作,而是一種以個人方式書寫現實與歷史的社會寫作。作為一種典型的時代文體,它的筆墨跟隨時代。我說《陽光記得你》之“通天”,是因為作品的主題關聯著新時代中國的宏大主題。黨的二十大全面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中國式現代化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路規定,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使然。長興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曾榮獲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長興的經驗被收入國務院扶貧辦編寫的《中國減貧奇跡怎樣煉成》。之所以獲得這些殊榮,這是因為長興的實踐事關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其中蘊含了重大的時代主題。這不僅關系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偉大工程,關系革命老區的同步發展,而且更直奔“共同富!钡闹袊浆F代化建設的根本之道?梢哉f,長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發展之路的重大時代典型。這個典型既具有時代的公共性,同時又有長興自身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就在于,“共富工作之于長興,就是對紅色基因的賡續,對初心使命的堅守,對前輩‘浴血追夢’的接力”。這樣的題材和主題奠定了《陽光記得你》的價值之基。
《陽光記得你》“通天”的主題立定于長興具體實踐堅實的基礎之上。作品雖然只有三章,20萬左右的文字,但寫得深入、扎實、厚實、樸實,沒有虛語,有的是事關寫作題材具體的物事和人事,全息真實地寫出了長興推進共富工程建設的歷程與故事。作者堅持“在地寫作”,作品也是貼著寫作對象的“內部寫作”。作為本地作家,田家村不滿足于以往的總體印象和一般經驗,他根據寫作的實際需要,舍得花腳力勤于行走。對一些重要的寫作對象采用跟蹤式的采訪,走進他們的生活時空,情感與其相融。這樣的寫作作風,為作品的“立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富有價值的題材、重大的時代主題,急需通過報告文學的形式加以再現反映。有一些報告文學寫作,題材和主題都非常好,但因為文本建構未得文體之要,結果成了報告文學的“爛尾樓”,十分可惜。因此,作品的完成度、達成度,是我們評價報告文學寫作質量的主要尺度!蛾柟庥浀媚恪肥且徊客瓿啥缺容^高的作品。作品“報告”了有關西太湖畔革命老區的“雙扶”工作豐富翔實的信息。第一章《陰晴圓缺》告訴讀者,浙江這樣的東部發達地區為什么還有不少低收入戶,第二章《卓爾不凡》、第三章《陽光遍布》具體敘寫怎樣實現低收入戶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政策安排、舉措設計、路徑規劃和取得的成效等,以非虛構的方式深度透視了長興共富工作的內部肌理,使讀者建立起關于長興經驗的“記憶模型”。同時,作品對長興實踐的“報告”又是通過非虛構的文學形式達成的,通過具體典型生動的人物及其故事的敘說加以豐富可感的呈現。作品雖為事類報告,但作者注重其中的人物再現,凸顯他們的形象和精神品格,其中有“制造陽光的人”“有些是任務,有些是情懷”的“吳姐姐”、有“低著頭,但從未向生活低頭”的易明娥等等,這些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其內在的精神感動人心。
作品的結構設置精心,開篇是拜訪“一個女人,她的名字叫唐紅”,作品收結時“又見唐紅”,首尾呼應,以一個典型的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小康的個案敘事,富有說服力地體現共富工程帶來的巨變。語言樸實生動有意味可回味。作品題目起得好,《陽光記得你》是一種解讀;《記得你,陽光》又有一種含義!瓣柟狻笔屈h,是黨的方針政策,“陽光”是一批具有為民情懷而又善于為民的各級干部,他們是將黨的“陽光”進行能量轉化的“太陽能”裝置,“陽光”也來自那些被幫扶的低收入農戶的自信、自立、自強。田家村是一位多文體寫作者,具有訓練有素的文學素養和能力!胺紭錈o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闭Z出唐代詩人李華《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笨此菩攀帜閬淼脑娋,實則反映著田家村的語言積累。用在作品正文的開篇,不僅貼切有韻味,而且也確立了整部作品的敘事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