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寶寶
今年,鐘書閣迎來了自己的10歲生日。這家書店誕生于實體書店遭遇低谷的2013年。許多人都記得,那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鐘書閣開業,點燃了實體書店寒冬里的一把火焰。
那時國內書店還以“購書”“看書”為主,千篇一律的樸素書架上分類擺滿圖書,很少有人想過在設計感上下功夫。在泰晤士小鎮中,鐘書閣歐式風格的設計裝修完美融入當地環境。一樓玻璃地磚下擺滿書籍,高大的書架直通天花板,通過上方的鏡面反射,營造出被書本圍繞的感覺。
華麗奪目的設計震撼著每個讀者內心。鐘書閣成了火爆的網紅書店,眾多文藝小資們紛紛來此打卡!缎侣劤繄蟆飞踔磷隽艘徽娴奈恼拢骸段逡患倨谌ツ睦?就去鐘書閣》。那一年小長假,鐘書閣一天就涌進了一萬兩千人。
那時,鐘書閣迎來諸多贊美,也受到不少非議。人們質疑這樣的書店已經淪為拍照打卡的工具,喪失了書店的本來意義。
在毀譽參半中,鐘書閣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已有43家分店,遍及29座城市。這10年,以泰晤士小鎮的鐘書閣為一個起點,上海的實體書店也走上了一條“進化”之路。
4月25日,鐘書閣十周年體驗日,鐘書閣上海泰晤士店2022年榮獲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年度最美書店”稱號。
如今,談起上海的網紅書店,人們會想到位于上海中心52層的最高書店朵云書院·旗艦店,會想到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光的空間”,會想到思南路上設計精巧的思南書局,也會想到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每一所書店都有美麗的設計外觀,更有獨特的書籍選品、豐富的閱讀活動、大大小小的展覽……
10年之間,實體書店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書店也可以如此美麗
2015年,衡山·和集(The Mix Place)在上海衡山坊開業。這里是中國第一家影像主題專業書店,也是中國大陸最全最專業的進口雜志書店。和一般的文學類書店不同,影像、設計、藝術類圖書在這里占了大頭。書店內還有展覽空間,為插畫家、青年藝術家等舉辦展覽。這里曾舉辦過作家金宇澄的首個版畫展、日本《花椿》雜志風格展,也舉辦過建筑師張永和、導演賈樟柯等各個領域代表人物的講座沙龍。
2016年,大隱書局在武康大樓開出“大隱精舍”,坐擁“網紅地標”,這間中式風格濃郁的書店以豐富的古典文化主題圖書、精致的茶點打造詩書禪意的古典韻味,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實體書店之一。這些年,大隱書局不僅上海開出了10家左右的書店和圖書館,還開始向其他城市布局。
大隱精舍
2017年12月16日,“新華文創·光的空間”開幕。這家書店將書店的設計感又推向了一個極致。由日本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操刀,這家書店創新地將書店與美術館通過“心廳”結合,安藤忠雄在商場中書寫下他的“清水混凝土之詩”,也讓讀者們再次驚嘆于書店的美麗。
2018年,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試水”新型書店。4月23日,思南書局在復興中路517號正式揭幕。這棟歷史建筑曾先后是愛國將領馮玉祥、著名詩人柳亞子的故居,承載了近現代上海和中國百年歷史文化的縮影。書店由建筑師俞挺設計,他也是鐘書閣泰晤士店的設計師。4層的小樓被打造成不同的分區,不但容納了歷史、哲學專區,童書主題閱讀樂園、藝術展區等功能分區,還和英國著名的倫敦書評書店達成合作,設立了倫敦書評書店專區。
思南書局
此后3年,“上海世紀朵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了5家店,每一家店都在上海留下了獨特印記。位于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的朵云書院·廣富林店隱藏于徽式建筑之中,宛如一朵輕云停駐。位于上海中心52層的朵云書院旗艦店則以239米的“上海書店第一高度”, 成為市民游客爭先預約的對象。在書店咖啡吧點一杯飲品,就可通過巨大的觀景窗欣賞滔滔流過的黃浦江及外灘兩岸景色。思南書局·詩歌店和朵云書院·戲劇店,則從垂直特色領域出發,打造“小而美”的獨特風格。
朵云書院旗艦店
2021年6月,前身為新華書店四川北路店的1925書局經過裝修改造,外墻恢復上世紀20年代的風貌,全新開業,成為上海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的紅色主題書店。2022年11月,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開幕,在舊址復原了魯迅在虹口期間最喜歡駐足的內山書店原貌,承續起那段真實歷史中的歲月。
“網紅”書店向何處去?
10年時間,上海的“網紅”書店升級迭代。而書店伴隨著“網紅”屬性的爭議一直都在。文創和咖啡占銷售大頭的書店,還能被叫做書店嗎?美麗的設計可以成為書店的立身之本嗎?
值得玩味的是,2013年就重金豪擲1500多萬元打造鐘書閣的創始人金浩,卻始終表態“書才是書店的核心”。
“書店是讀者與圖書、作者偶遇的地方!苯鸷普J為,在網上購物興起之后,來書店有目的購書的讀者已經很少,書店必須另辟蹊徑吸引讀者,“最美書店”的打造就是一種方式。但是當讀者被設計吸引走進書店,能讓他下單購買圖書的,一定是書店的選品。
“一開始,我們僅僅是從形式上體現‘最美’。后來,我逐步理解,書店的根本、書店的靈魂,是它的圖書品質!辩姇w有一個選品的團隊,專門在全國600多家出版社、2000多家民營策劃機構中挑選優質圖書。
如今能在大家記憶中留下名字的上!熬W紅”書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絕非可以“設計美麗”一言蔽之。
“新華文創?光的空間”年均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場次達百余場,服務惠及數百萬讀者。依托共生的明珠美術館,與美術展相關的講座、圖書選品、文創成為“光的空間”的特色。無論是開業時安藤忠雄的個展“引領”,還是后來的裝飾藝術畫家慕夏的展覽,都吸引了無數游客讀者。
依托共生的明珠美術館,與美術展相關的講座、圖書選品、文創成為“光的空間”的特色。
依托于世紀出版集團的朵云書店和思南書局,則以豐富的新書發布會和作家講座為讀者喜愛。不同的書店還根據自身特色打造相應的“閱讀”活動。在朵云書院·戲劇店,經常有劇本朗讀活動,在思南書局·詩歌店,詩歌朗誦和詩歌講座也常常舉辦。
1925書局主打“紅色”概念,用行走游戲、解密等創新方式,凸顯紅色文化吸引力,邀請學術專家、文化名人開展“商務印書館虹口講堂”等系列文化活動,上海評彈團定期于1925書局舉辦的“評彈中的江南文化”反響熱烈。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聚焦于“大先生”的文化影響力,打造了“1927圓桌”脫口秀,以文化脫口秀的形式“嬉笑怒罵”。
從“最美書店”的概念出發,實體書店開始自己的多元化探索。書店不再只是售書的場所,而是向著“多元文化空間”的維度轉型。
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
實體書店應該是什么樣的
10年時間,上海的書店和閱讀空間,可以書寫一部“網紅書店進化論”。熱鬧背后也不乏失敗的例子,曾經也是網紅書店的言幾又今年關閉了上海的所有門店,但有些留在讀者心中的特色小店反而受到積極挽留。2020年復旦舊書店傳出租約即將關閉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最后在各方努力下成功保留。衡山?和集也留在了衡山路口,繼續守望熱愛電影的讀者。
耗資巨大的設計裝修亦不再是讓書店重新“紅”起來的唯一出路。獨特的定位讓實體書店走出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在復旦大學周圍經營20余年的復旦舊書店一直談不上什么“設計”,但店主張強的淘書能力,讓這里成為周邊教師和學生心目中“書的天堂”。別處找不到的絕版書、專業書,張強總能尋覓而來,讓讀者感受到淘書的驚喜。專業的書蟲甚至能在這里找到復旦教授的講義,難得一見的影印本圖書。在2020年傳出閉店消息時,很多人才發現,這家書店擁有的人氣不亞于任何網紅書店。甚至在資深愛書人的心里,這是一家可以“長紅”,永遠被珍視的書店。
復旦舊書店
一些新涌現的書店也在致力于打造自己不可被替代的特色。馨巢書屋以“上海第一家女性書店”為立足點,店內女性作者的書比例達到90%,豐富的讀書活動也聚焦女性話題。以這樣細分的模式,書店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女性會員。目前書店服務過四五萬讀者,核心讀者有幾百人。
偵探書店“謎蕓館”只有59平方米,裝修簡陋,卻也吸引了一大批偵探小說謎。創始人、推理小說作家時晨希望“把有限的成本優先投入到內容上”。面積不大的書店里,全部是推理類的書籍,不少書迷千里迢迢跑來打卡。
即使是“初代網紅”書店鐘書閣,也早已拓展了“最美書店”的概念!扮姇w現在提出的‘最美’概念,除了環境‘最美’,還有圖書品質、服務和活動‘最美’!苯鸷普f。
鐘書閣泰晤士店十年拾光主題書展
實體書店的出路和發展依然是被討論的話題,然而已經很少有人再提“寒冬”。從業者們都在身體力行探索,讓書店成為這座城市中那個不可被替代的存在。不久前發布的《2022年上海市民閱讀狀況調查》中提到,過去一年里,超半數(55.62%)的市民都有一家自己常去的書店,近四分之一(24.63%)的市民每月至少前往該家書店1次,市民逐漸擁有自己心有所屬的那家書店,并且頻繁到訪,形成獨特的文化空間依賴。多業態書店已經成為城市文化一道新的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