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在煙火氣中細嗅生活的滋味,在四季流轉中奔赴熱愛的山海
來源: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協會 | 時間:2023年03月03日 15:56:23

我是陳希,生于詩意盎然的德清,現就讀于浙江工業大學附屬德清高級中學。我是一個喜歡煙火氣的人,喜歡在繁碌奔忙、步履匆匆的高中生活中細嗅一瓣金秋的桂花。我常用一篇篇美麗而真情的散文以作生活的點綴,時至今日,文字細水流長,已然成為我不可或缺的好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我書寫的主題。無論是春天和風擠過書頁間,夏天黃昏飄著花果香,還是秋天月色打在路燈下,冬天細雪零落窗欞前,對我都是“眼底江山皆凈域,毫端蘭竹見靈魂”。蕓蕓眾生萬象,我總能讀出其中蘊含的柔嫩的喜悅。而在時光的靜水流深里,文字則常給予我“對生活保持熱愛,亦不懼奔赴山!钡挠職夂湍混o氣的心境。閑暇之余,我欣然坐下,在一個昏昏欲睡的午后,手捧一書,彈一曲鋼琴小調,或是聽一支詞調很美的歌,度過我的漫長歲月。生活很零碎,但融一點小確幸在白云飛走蒼狗與海鷗的青春的上游,也挺好。
獲獎榮譽
2022年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
2022年第20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大會浙江選區二等獎
2021年全國中學生“雙英杯”創新能力英語口語大賽浙江省二等獎
2021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測評浙江省級三等獎
2021年校園書法大賽一等獎
2020年第十四屆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征文比賽三等獎
2020年湖州市“在抗擊疫情的日子里”征文比賽一等獎
2019年第十三屆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征文比賽二等獎
陳希訪談
李晶晶【《少年文學之星》雜志編輯 】(下稱李)
陳!2022年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下稱陳)
李:得知現場賽題目《穿越》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陳:在那一刻我似乎是下意識地松了一口氣,題目并不是特別刁鉆,但一顆心始終是懸提在胸膛中的。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可以書寫的體裁,但想要寫得出彩,寫得亮眼確實不是一件易事。主題究竟是關于過去或是未來,我在頃刻間便有了定度。想到過去,我一時心潮涌動,眼前便有了畫面。有了畫面感,提筆便是一件恣意事,于是幾乎是在得知題目的2、3分鐘內,我的寫作方向就漸漸明朗起來了。
李:你的參賽作品《太陽雨》是在什么情況下完成的?在完成的過程中,有碰到什么瓶頸嗎,你是如何克服的?
陳:由于靈感的來遲,幾近截止日期我才開始創作初稿。因為住校,每天回家是不現實的,于是我只能每天挑出一節晚自習,借用老師的電腦,在寂靜無人的辦公室,借一束燈光和微醺的暖風,磕磕絆絆卻堅定不移地完成這份作品。完成這部作品時,我常有種在面對一個睽違已久的老朋友的感覺,陌生卻熟悉。情節的脈絡是清晰的,而細節的雕琢往往耗費不少神思。我會盡力融入我塑造的角色,身臨其境去體會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李:你的行文中有很多細節描寫,有的細節描寫非常生動。和我們說說怎么提高這一寫作能力。
陳:最重要的就是積累,再是在模仿過程中得以升華。我認為細節會勾勒出一份作品的形體,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釀就核心。因此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我往往會留意一些細節描寫,留意一些精致小巧的句章或是意蘊優雅的辭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敏感度,繼而在無意識或有意識的模仿過程中,這些積累將會內化為我自己的東西。還有一點就是興趣是第一要義,有了興趣,這樣的事會變得快樂而生動,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
李:在你的參賽作品和現場賽作品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一種英雄主義色彩。簡單說說你心目中的“英雄主義”。
陳:羅曼·羅蘭有句至理名言闡釋了她對“英雄主義”的看法: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是的,沒錯,英雄其實便是熱愛生活的普通人,我敬仰英雄,不僅是愛他們有滾滾的熱血,即使九死一生也百折不回,更是因為他們即使煢煢孑立,也緊貼著大地赤誠地生活。
李:在寫作過程中,有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嗎?
陳:我的寫作靈感經常會在巧合的機緣下形成。那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晚自習下課,教室里只有零星幾個人,大家基本散落在露臺上看月亮。我也在看月亮,胡思亂想,天馬行空,甚至想看看同一片天空下那邊遙遠的他們……突然間,有兩個人走進了我的腦海,經過我的修飾、潤色后,他們就成了我筆下的主人公,仿佛有一種命定的感覺,我覺得很神奇。
李:分享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歌。
陳:我特別喜歡余秀華的《足夠》,這首詩含蓄蘊藉、天真浪漫,有一種生活紛爭里的寧靜。詩中的景致很細微,有一種本真與純凈,錯雜的長短句讓人感覺十分柔和!耙粋黃昏,滿是風,和正在落下的夕陽”。詩句明麗而澄澈,仿佛一種向往的生活向我迎面走來。
李:文學來源于生活,又區別于生活。生活處處皆可成文章,文學也有虛擬和夸張。你是如何理解“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之間的關系?
陳:文學真實反映生活真實。文學建立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是真實生活的修飾和潤色,文學本身就是對生活的升華。我們用文字書寫生活,“文學真實”也只是體現“生活真實”的一部分,文學是一種概括、集中與提煉。二者并非說是絕對的矛盾與沖突,二者相輔相成而相互包容。
李:如何看待“文學影視化”這一現象。
陳:這顯然不失為一種好的現象,它以一種更直觀明白的方式將優秀作品和它的精神內核面向更廣泛的受眾。當然,這種現象也不可避免地靠近商業化行為,一些商業性的改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作品本身的價值,這是讓人很心驚的。但仍有較好的例子,像《人世間》這部作品,它其實達成了文學和影視之間相對的平衡,較好地傳達了作者的信念和力量。因此我認為,“文學”和“影視”之間的度量應當是要好好把握的。
李:童年的生活經歷對一個人的人格或者未來生活或多或少會產生影響,你覺得你的童年經歷對你有什么影響嗎?
陳:童年的假期里,我會回到老家,偶爾靜坐讀一讀童話書,但更多時候,是在村子里到處跑。那個時候,老家的陳設風貌儼然還是屬于很淳厚的鄉村景致,有大片種植了綠蔬的田地和泥淖的茭白地,泛著潮濕的泥土腥味和大片桃樹林蕩漾的甜味,最后我是在昏黃的傍晚才滿身是汗地回家……說起來,那個時候我還是孩子們中的“頭頭”,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特別活潑好動的人。
李:你知道第16屆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征文比賽終評評委都是來自于哪里的專家嗎?
陳:嗯,我知道。本次終評評委有省教研室教研員、著名文學評論家、兒童文學作家、大學教授、雜志社主編等等。這些評委老師們以過硬的專業素養層層推選出獲獎名單,我很榮幸獲獎并感到無限感激、感佩和感慨,感謝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搭建這個平臺讓我有所收獲。
工信部備案號:浙ICP備11041364號-1 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10號華龍商務大廈516室 郵箱:zjqsnzx@126.com
©copyRight 2011 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