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之
來源:
| 時間:
2014年09月15日
汪靜之,男,生于1902年,原籍績溪縣上莊鄉余村。他是“五四”時期全國142位著名作家之一。汪靜之早年求學于屯溪茶務學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由于深受“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是年下半年,與潘漠華發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馮雷峰等參加的,由葉圣陶、朱自清為顧問的“晨光文學社”。1922年3月,與潘漠華、應修人、馮雷峰等組織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團——湖畔詩社。1926年秋在蕪湖一所中學執教,10月,經郭沫若介紹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編纂,次年任《革命軍報》特刊編輯兼武漢國民政府勞工部《勞工月刊》編輯;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慶、汕頭、杭州、青島任中學文教員及建設大學、安徽大學、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1952年調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學編輯部任編輯;1955年調中國作協,其后,一直擔任湖畔詩社社長。汪靜之同志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詩人。他的作品有《蕙的風》、《耶蘇的吩咐》、《翠黃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國》、《人肉》、《父與子》、《作家的條件》、《詩歌的原理》、《李杜研究》、《愛國詩選》、《愛國文選》、《詩廿一首》,并民表過大量文章,其中詩集《蕙的風》1922年初版,在全國掀起巨大反響。魯迅很賞識他的詩作,并對其作品給予較高的評價,曾親自為他修改作品,多次給他教誨和鼓勵。“《蕙的風》的內容對于當時封建禮教具有更大的沖擊力,它的出版,無疑是向舊社會道德投下了一顆猛烈無比的炸彈,在我國文藝界引起了一場‘文藝與道德’的論戰”。